松溪香菇的基本介紹
香菇,又名花菇、猴頭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香菇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它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yǎng)豐富。
營養(yǎng)價值
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維生素D原(經(jīng)日曬后轉成維生素D)、味甘,性平。主治食欲減退,少氣乏力。
香菇素有"山珍之王"之稱,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yǎng)保健食品。中國歷代醫(yī)學家對香菇均有著名論述。現(xiàn)代醫(yī)學和營養(yǎng)學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藥用價值也不斷被發(fā)掘。香菇中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β~1,3葡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癥;香菇中的脂肪所含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有益。
歷史民俗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國,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歷史。最早于宋朝浙江慶元縣龍巖村的農民吳三公發(fā)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擴散全國。經(jīng)僧人交往傳入日本。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國,現(xiàn)行的段木純菌絲接種栽培則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國香菇總產首次超過日本,一躍成為世界香菇生產第一大國。
制作方法
①香菇湯:香菇(干品)10克,水發(fā)。鍋內加水、食油、食鹽、生姜、蔥白,放入香菇,煮湯,香菇熟后飲湯食香菇。補氣健中,養(yǎng)肝補血,輔助治療食欲不振、高脂血癥、慢性肝炎、腫瘤。
②蒸香菇帶魚:香菇10克,帶魚100克。將香菇水發(fā),切絲,帶魚洗凈,切段,上蒸盤,再把香菇絲放在帶魚上,加入生姜絲或片、食鹽、食用油,放鍋內蒸,以香菇熟透為度,食魚和香菇。用于氣陰不足之人的補益,用于胃虛所致之食欲不振、納少之輔助治療。
③蒸香菇草魚:香菇10克,草魚150克,生姜10克,砂仁2克。香菇水發(fā),草魚去鱗鰓、內臟,切段,生姜切絲,砂仁洗凈。將草魚(皖魚)段放于蒸碗中,放入香菇、生姜、砂仁,再加少許食用油及鹽,上鍋蒸,魚蒸熟透,取出食魚肉和香菇??裳a氣開胃,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之食欲不振、納少、消瘦、胃脘不舒等病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