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塔子的基本介紹
顧名思義,油塔子形狀似塔,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點配合粉湯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紙,層次很多,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老少皆宜。
歷史民俗
油塔子形狀似塔,色白油亮,面薄層次很細(xì),香軟油多而不膩。先用溫水把面和好,加酵面揉成軟面,發(fā)約一小時,再加堿水揉好稍餳。根據(jù)制作需要,揪成數(shù)塊,外抹清油待用。取其中一塊,搟薄拉開,抹上煉羊尾油,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將面邊拉邊卷,卷好后搓成細(xì)條,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擰成塔狀,入籠屜用旺火蒸半小時,即可啟籠食用。是維吾爾人喜愛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點配合粉湯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紙,層次很多,油多而不膩,香軟而不沾,老少皆宜。上好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yǎng)造就了這種美食的輝煌和受眾,成為新疆美食這個百花園里一個常開艷麗的花朵。 油塔子是伊斯蘭教民族待客的一種上乘主食,油塔子歷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了。當(dāng)時,稱為“油塌”。
幾百多年前傳入新疆,吃的時候,用筷子輕抖那如絲如綢的熱油塔子,送進(jìn)口中柔軟、酥香,老少皆宜,不僅能滿足食欲而且營養(yǎng)肌膚,特別適合營養(yǎng)不良者食用。吃油塔子還配有一種好聽的好喝的燙—合汁燙,這種燙叫暖胃合汁燙,選料考究,暖胃提神。當(dāng)你在品嘗油塔子的同時,再搭配上一碗合汁湯更妙。合汁燙的制作也很講究,在羊肉湯里加入牛肉、羊肉、丸子、山蘑菇、黑木耳、粉條、豆腐、西紅柿、辣椒,佐以調(diào)味料,出鍋時撒些芫荽末。只要喝上一碗酸辣開胃的合汁湯,再吃上兩個油塔子,通過內(nèi)調(diào)外補之后,會令你精神抖擻,全身舒爽一整天。這樣的美食真是一種絕妙的搭配,油塔子酥又香,合汁湯暖胃腸,就是神仙也難當(dāng)其誘惑,更何況我們這些愛好精致生活的善男信女呢?合汁湯中的牛肉、羊肉開胃健力,補腎助陽。山蘑菇提神醒腦,降低膽固醇。黑木耳屬黑五類食品,補益脾胃。粉條可補充淀粉。豆腐補鈣,菜品增加纖維的攝入,蔥、蒜、姜,殺菌散寒暖胃腸。
制作方法
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簡單,需要一定的技藝。有經(jīng)驗的廚師先用溫水和好面,加些許酵面揉成軟面,熱處發(fā)約小時,再加堿水揉好稍醒,視制作需要,揪成若干個小團(tuán),外抹清油待用.制作開始時,先取其中的一塊,平鋪在面板上,搟薄拉開,利用面團(tuán)良好的延展性和韌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紙的面上抹一層煉羊尾油。這里有講究:天熱時,要在羊尾油里加適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熱油溶化而流出面層;天冷時,羊尾
油中加少許清油,清油不易凝固。這樣制作的油塔子油飽滿,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濃香豐腴的獨特風(fēng)味。在里面撒少許精鹽和花椒粉,將面邊拉邊卷,卷好后搓成細(xì)條,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擰成塔狀,入籠屜用火蒸25分鐘,即可啟籠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