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麥稈剪貼的基本介紹
浦江麥稈剪貼是漢族特色手工藝品,中國民間剪貼畫的一種,麥稈畫雖來自民間,卻十分稀罕,更因其作為皇家貢品。麥稈畫始于隋唐時代。它和剪紙、布貼一樣是一種剪貼藝術。
產品特點
特種大麥稈是浦江麥稈剪貼的主體材料,這種材料是它在品質和外觀上都獨具一格。其常用的工具有筆、刀、尺、鑷子、針等。浦江麥稈剪貼藝術是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農民藝術,但它在功用的促進下,逐漸發(fā)展成為一種特殊的、工藝復雜的、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民間美術。
歷史民俗
明代末葉,浦江縣就已經開始流行麥稈剪貼這種藝術了,最開始是用來代替刺繡,接著做成了掛屏、臺屏等實用品,清代,成為獨立的特色工藝品種,并做成了婚嫁、生日、祝壽、開業(yè)、喬遷等的喜慶禮品。
制作方法
麥稈用大麥稈的第一到第二節(jié),剪下來,放入清水中浸泡10天左右,用刀剖開、刮平,刮得越平越好。再分成麥稈皮和麥稈肉兩層,用硫磺熏蒸或露天漂白,放入有染料的水上煮沸,最后撈出后再用清水漂凈、晾干即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