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氏香腸的基本介紹
滄縣崔爾莊村的丁氏香腸起源于清雍正年間(1723~l736),是丁氏獨家祖?zhèn)鹘^藝。丁氏香腸是一道美味可口的漢族名肴。此菜用料考究,制作精細,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丁氏香腸又名奇美香腸,相傳系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滄州品嘗而得名。
營養(yǎng)價值
香腸富含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可開胃助食,增進食欲。
每100克香腸營養(yǎng)成分:
能量508千卡,蛋白質(zhì)24.1克,脂肪40.7克,碳水化合物11.2克,膽固醇82毫克,硫胺素0.48毫克,核黃素0.11毫克,煙酸4.4毫克,維生素E1.05毫克,鈣14毫克,磷198毫克,鉀453毫克,鈉2309.2毫克,鎂52毫克,鐵5.8毫克,鋅7.61毫克,硒8.77微克,銅0.31毫克,錳0.36毫克。
產(chǎn)品特點
從雍正年間至今仍保留了古老配方和傳統(tǒng)制作工藝,配料精細,工藝獨特,是食用之美味,實乃滄州一寶也。
歷史民俗
源于清朝雍正年間,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是丁氏獨家祖?zhèn)鹘^藝,乾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乾隆皇帝下江南,經(jīng)運河水路到達捷地閘口時,伴駕南巡清太子少保協(xié)大學士禮部尚記紀曉嵐將丁氏香腸進上,皇帝稱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