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彝族漆器的基本介紹
涼山州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喜德縣乃彝族漆器之發(fā)源地。涼山民族工藝公司是一九八二年在國家投資的基礎上,聘請民間藝人創(chuàng)辦的民族工藝企業(yè),開創(chuàng)了彝族漆器工業(yè)化生產之先河。歷經十幾年的發(fā)展,其生產的彝族漆器已享譽海內外,成為同行業(yè)中的佼佼者。
產品特點
選料考究
漆器采用酸技術、樟木作坯胎、野生土漆和各種礦物顏料作髹飾,純天然,無毒(不含鉛)、無異味、耐酸堿、耐高溫、不脫漆、經久耐用。根據(jù)我國醫(yī)學典籍記載,酸枝木、樟木及天然土漆均有防毒祛病、延年益壽的保健功效,日本科學家早已證實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及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
工藝復雜
漆器系手工制作,耗時費力,須經近四十道工序方能完成,加之土漆漆膜需要在特定的溫度,濕度環(huán)境是才能慢慢干燥,工期長、勞動量大。在封建社會,只有皇室禁城和達官貴人方能享用,價值極高。
天然環(huán)保
漆器全部采用天然原料制成,無公害、不污染環(huán)境。土漆經特殊配料曬制,干燥之后對任何人均不會產生過敏反映或其它毒副作用,符合人們講究生活品位,追求自然、環(huán)保的現(xiàn)代生活理念。
具有審美和實用雙重價值
漆器品種齊全,花色多樣,工藝精美,構圖奇特,高貴典雅,手感溫潤,色澤柔和,光可鑒人,既可把玩欣賞,又具有貼近生活的使用功能。作為禮品、生活用品、旅游紀念品均不可多得。
歷史民俗
彝族漆器,是在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彝族古餐具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民間手工藝品,在保留原始古樸風格的同時,漆藝髹飾工藝上大膽借鑒和采納了現(xiàn)代科技成果,使之日趨成熟。其產品包括傳統(tǒng)的餐具、酒具及新開發(fā)的茶具、旅游紀念品、現(xiàn)代室內裝飾器具等系列產品?!懊褡逍?、手工藝、高品位”是其主要特征。
制作方法
傳統(tǒng)木胎漆器主要采用杜鵑、樺木、白楊木車(鏇)制而成。 “漆”涼山彝族稱為“機”,每年多在六、七月份割漆。從樹上割取的漆液用棕過濾,去掉雜質,貯存在木筒或竹筒內,封緊筒口,不讓空氣進入。然后或自用,或拿到當?shù)厥袌龀鍪?。這種沒有進一步熬制的漆稱為生漆,涼山彝族的傳統(tǒng)漆器均用生漆髹涂。生漆髹涂的漆器光澤不如熟漆,但比熟漆耐高溫。 彩繪用色漆畫圖,色漆為黑、紅、黃三種。黑漆一般加鍋煙灰或青礬,紅漆加銀朱,黃漆加石黃調合而成。三種顏色對比強烈,十分艷麗。彩繪的紋飾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有獨特的含義和解釋。
